-
客服邮箱:service@bcjy6.com
-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9:00-17:00(节假日休息)
-
公司地址:香港上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达大厦9楼901室

汇凯APP下载
Android:v4.9.3 iOS:v1.0.1
美国非农数据(Non-Farm Payrolls)是每月第一个周五由美国劳工部发布的就业市场"晴雨表",直接影响美联储政策走向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。要准确解读非农数据,需重点关注非农就业人数变化、失业率、劳动参与率和平均时薪四项核心指标,并结合历史数据与市场预期进行三维分析。2023年8月数据显示美国新增18.7万个就业岗位,虽低于疫情前平均水平,但印证了就业市场持续降温的趋势。
反映除农业、私人家庭雇员和非营利机构外的所有新增就业岗位,是衡量经济活力的首要指标。2020年4月新冠疫情时期曾创纪录减少2050万个岗位,而2022年单月最高增加103.5万人,这种剧烈波动往往引发市场震荡。
统计主动求职但未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,2023年7月维持在3.5%的历史低位,接近1969年来的最低水平。但需注意该指标不包含放弃求职者,因此需结合劳动参与率分析。
揭示工资通胀压力,2022年峰值时同比上涨5.9%,2023年7月回落至4.4%。美联储密切关注该数据,因薪资增长可能引发"工资-物价螺旋"。
显示适龄人口中就业或求职者的比例,2023年7月为62.6%,仍低于疫情前63.4%的水平,反映结构性劳动力短缺问题。
初值公布后会有两次修正,如2023年5月数据最初显示增加33.9万人,最终修正为30.6万。专业投资者会追踪修正趋势判断数据真实性。
2023年医疗保健(+63万)、休闲酒店(+38万)成就业主力,而科技行业裁员潮导致信息业岗位减少。这种结构性变化暗示经济转型方向。
2023年兼职工作者同比增加45.3万人,可能反映企业用工策略调整或劳动者偏好变化。
失业27周以上者占比从2021年的43%降至19%,显示就业市场复苏质量改善。
结合劳工部的职位空缺数据(2023年6月为958万个)可判断劳动力供需平衡状况。
外汇市场:2022年9月非农超预期后,美元指数单日暴涨1.2%,欧元兑美元跌破0.99关口。强劲数据通常提振美元,因强化加息预期。
贵金属市场:2023年3月非农不及预期导致金价单日上涨2.8%,因市场押注美联储放缓加息。
股市反应:2021-2022年呈现"坏消息即好消息"现象,疲弱数据反而刺激股市上涨,因预期货币政策宽松。
债券收益率:2023年7月非农公布后,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.05%跃升至4.20%,反映利率预期重估。
美国劳工统计局采用固定发布周期,选择月初周五是为保证全球交易时段完整性,同时给统计部门留足数据处理时间。该传统可追溯至1980年代。
ADP仅统计私营企业约50万家公司的数据,而官方非农覆盖约14.5万家企业和政府机构。2023年6月ADP显示新增49.7万,远超官方29.7万,差异主因样本范围和季节调整方法不同。
需关注:①天气因素(如2021年2月暴雪致减少30万岗位) ②罢工事件(2023年UPS罢工威胁影响8月数据) ③统计方法变更(2023年1月起采用新行业分类标准)。
1. 预期差交易策略:比较实际值与市场预期(如Bloomberg调查中位数),2023年4月非农比预期低7.3万人,引发标普500指数期货瞬间跳涨1.4%。
2. 多数据交叉验证:结合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(2023年均值23.5万)、ISM就业分项等指标预判非农趋势。
3. 美联储反应函数:2022年鲍威尔明确表示"单月数据不构成趋势",但连续3个月新增就业超40万将触发更强硬政策回应。
专业提示:使用劳工部JOLTS报告中的"离职率"指标,该数据领先非农约2-3个月,2023年Q2离职率降至2.4%预示就业市场降温。
掌握非农数据的分析要领,投资者可更准确把握美联储政策转向的蛛丝马迹。建议建立个人数据库跟踪12个月移动平均值(2023年为27.8万/月),并关注分项数据中蕴藏的结构性机会与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