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9:00-18:00(节假日休息)
-
公司地址:香港上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达大厦9楼901室

汇凯APP下载
Android:v4.9.3 iOS:v1.0.1
截至2025年7月,国际金价在3320-3400美元/盎司区间波动,尽管机构对年底目标的预测存在显著分歧,但整体趋势显示出“高位震荡、长期看涨”的态势。以下是对未来金价走势的深度分析,涵盖支撑因素、潜在风险及投资策略。
一、当前金价水平与支撑因素
宏观环境驱动
央行持续购金:
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1045吨,创下历史新高。2025年一季度,央行再次增持243.7吨黄金,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的去美元化政策(例如,允许保险公司配置黄金)为金价提供了长期支撑。
地缘政治风险:
中美贸易摩擦、中东局势紧张以及美国大选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,推动了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。2025年上半年,由于地缘冲突,金价上涨近25%。
货币政策转向:
美联储预计将在9月启动降息,全年可能降息三次,实际利率的下行降低了黄金的持有成本,这对金价形成支撑。
结构性需求变化
投资需求强劲:
黄金ETF的持仓量达3680吨,创下三年新高。2025年一季度,ETF资金流入量达到2022年以来的峰值,显示出投资者对黄金的浓厚兴趣。
美元信用削弱:
随着美国债务的不断膨胀(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预警称2030年全球公共债务可能达到GDP的100%),以及财政赤字的扩大,黄金作为信用对冲的属性愈加明显。
二、潜在风险与压制因素
短期回调压力
高价格抑制消费:
2025年一季度,珠宝需求同比下滑21%,金条和金币的需求也显得疲软(例如,美国造币厂5月的销售量骤降72%)。
投机性波动加剧:
6月金价自高点回落超过200美元,如果美股表现强劲或经济数据超出预期(如非农就业数据),可能引发技术性抛售。
政策与市场分歧
美联储降息延迟:
如果通胀表现超出预期,降息的推迟将对金价形成压制。
机构观点分化:
高盛:目标价3700美元,认为央行购金、衰退风险和美元走弱将推动金价上涨。
瑞银:目标价3500美元,认为降息支撑但涨幅受限。
汇丰:目标价3175美元,认为实物需求萎缩和技术面承压。
花旗:目标价2500-2700美元,认为投资需求减弱和经济复苏将压制金价。
三、2025年目标高度预测
基准情景(概率最大)
年末区间:3400-3700美元/盎司。
高盛和瑞银等机构认为,如果央行购金保持在80-100吨/月,并且美联储在9月降息落地,金价有望突破3700美元,极端情景下甚至可能提前触及3880美元。
下行风险情景
经济软着陆或地缘缓和:汇丰预测金价回落至3100-3200美元,花旗则看空至2700美元。
上行突破情景
黑天鹅事件催化:如果中东冲突升级或美国债务危机爆发,金价可能挑战4000美元,摩根大通的模型显示这一情景的概率超过60%。
四、投资策略建议
关键观测节点
7月9日:美国关税缓冲期截止,若关税政策落地可能引发市场波动。
9月:美联储降息决策,如果降息落地,将成为趋势确认信号。
操作指南
长期配置:建议黄金在资产组合中占比不超过10%,可以考虑逢低定投黄金ETF或购买银行金条(溢价较低)。
短期回避:当前金价处于高位震荡区(3240-3350美元),应避免杠杆追涨,关注回调至3200美元以下的布局机会。
总结
预计到2025年,黄金价格最可能达到3400-3700美元/盎司(年底目标),全年呈现“先震荡、后冲高”的格局。核心变量在于央行购金的持续性和美联储降息的节奏。如果9月降息落地且地缘风险未缓解,3700美元的目标兑现概率较高;反之,若经济复苏超出预期,金价可能回落至3200美元以下。